芦苇随风荡漾 水鸟翩翩起舞 这里是我国唯一 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就是 七里海 ![]()
七里海核心区飞鸟翔集
自2017年起 按照《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 七里海湿地实行永久式封闭管理 经过五年时间 之前每年接待200万游客的七里海 早已从昔日的喧嚣 回归了原有的宁静和谐 如今 七里海到处都是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自然景致 ![]()
七里海核心区飞鸟翔集
为了让市民游客再次看到七里海的美 实现重回七里海的心愿 宁河区将打造一片“小七里海” “小七里海”建在哪里? 里面能看到什么? 有哪些好玩的?
项目名称
七里海“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将借助七里海湿地这座“金山银山”,打通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路径的重要实践。
项目选址
项目计划选址在七里海湿地保护区以外、紧邻保护区的区域 ![]()
规划面积约4.97平方公里 ![]()
投资200亿元 利用1~2年时间 打造微缩版“七里海”
项目内容
不论是一碧万顷的芦苇荡 还是清澈见底的水体 都会按照七里海湿地风貌缩小复刻 还会引入农文康旅、观光消费、会展交流等业态
小七里海湿地公园 ![]()
![]()
“鸟与牡蛎”科普艺术馆、大自然艺术馆和标本世界: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介绍七里海湿地特色动植物,打造互动式、体验式观景。 ![]()
![]()
![]()
世界湿地艺术家养生部落和湿地生态艺术博物馆庄园: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建筑家,围绕“湿地水乡”主题,突出宁河乡土特色,打造一批特色艺术品和建筑物。 ![]()
湿地科考和生态艺术采风摄影基地:利用良好自然景色,提供婚纱照、艺术照湿地拍摄场所。
观景瞭望塔:作为“小七里海”的制高点,配备望远镜等设备,可以在不影响湿地生态和鸟类活动的前提下,远眺“大七里海”的湿地美景和奇珍异鸟。 ![]()
![]()
打造“海底”隧道:从地下直接通向牡蛎礁、贝壳堤最繁密、最集中的部位,在不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打造一个环绕式古生物展厅,能够让游客切身感受到感受到生物演化的进程和沧海桑田的变迁。
乡村“微度假”村 ![]()
游玩区:主要建设农耕民俗体验馆,包含农事作坊、民俗馆、钓蟹园、银鱼池、烧烤营地等场景,游客可作为“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参与各项农事体验活动,如种水稻、钓螃蟹、收银鱼等。 ![]()
![]()
民宿区:利用生态移民搬迁后留下的村落单元、村巷格局,保留乡村住宅改造为精品民宿。 ![]()
特色演出 ![]()
要将观赏美景与欣赏演出相结合,依托连通水系,推出特色“水上移动剧场”,把戏剧、小品、相声、歌舞、脱口秀、魔术、话剧等表演形式搬到船上,一张门票就可以看演出、坐游船、吃美食、赏美景。
购物中心 ![]()
建设农产品体验馆、销售中心,以网络直播、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包装推广小站稻、银鱼、紫蟹、芦苇草等宁河特色农产品。
建设风景里的生态购物场,引入从高端奢侈、中产轻奢到亲民平价全价格覆盖的各类商品,进一步打造消费场景、丰富消费形态。
生态交流中心 ![]()
建设国际生物多样性论坛、国际湿地生物多样性文化艺术研究院,用于举办大型会议、会展活动等。 ![]()
这样的“小七里海” 你期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