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一年收盐季,原盐收获正当时。连日来,位于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滨海第一分公司的万亩原盐生产基地迎来丰收季,春茬原盐开始采收。阳光下,纵横排列的盐池犹如色彩斑斓的调色板,盐场各大片区组织机械、人力齐上阵,加快原盐采收进度。
![]()
![]()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一年一度的原盐夏收正式拉开帷幕。数万亩盐田正抢抓晴好天气,展开与时间的赛跑,确保在雨季到来前完成采收任务,工人正加紧收获,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盐场60多个作业点,看到,数百名盐工挥汗如雨,各式收盐机械往来穿梭在一望无际的万亩盐田。今年夏收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考验。据气象部门预测,华北地区雨季将提前到来。为此,滨海第一分公司自5月起就启动预案,通过“机械换人、技术赋能”提升采收效率。
![]()
![]()
“传统采收需要20天的区域,现在8天就能完成,我们投入使用了智能化设备,并组建突击队,采取‘人歇机不歇’的三班倒作业,目前日采收量已达4000吨,预计总产量将突破50万吨!”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滨海新区第一分公司副经理陈光武介绍。
为提升原盐品质,各一线生产班组职工加大原盐结晶管理力度,采取调节结晶速度、定期除混、卤水泼埝等工艺措施,牢牢把住除混、换卤、固尘三关,为原盐质量的有效提升创造条件。“我们严格遵照‘梯级开发 生态优先 循环可持续’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打造海水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推动原盐及盐化工等相关产业提档升级。”海晶集团滨海新区第一分公司制盐北片工区3组组长祁荣富告诉。
![]()
据悉,天津市滨海新区浅海滩涂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盐卤资源丰富,沿海地层防渗性好,原盐生产更是历史久远。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滨海新区第一分公司作为本市最大、华北地区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目前已开发盐田169平方公里,原盐产能已突破100万吨。新收获的原盐在集坨场堆起连绵“雪山”,为本市乃至全国化工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化工原料。这座有着760年悠久历史的长芦盐场,正用现代科技续写着“千年盐业”的新篇章。
“本次原盐采收工作将一直持续到6月底结束,力争生产优一级原盐54万吨,并有望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产量过大半的奋斗目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来源:滨海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