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旅品致鸿熙 中加生态示范区木汐海岸 天津汉德高级中学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查看: 5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区这些老师的故事刷屏,有你认识的吗?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137

帖子

6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2:34:37 | 只看该作者 |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ora 于 2018-9-11 03:18 编辑


今天是教师节,

祝滨海新区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教师节大家都在感恩老师,但我觉得老师也应感恩学生。”家住滨海新区82岁的老教师刘建国说,教师节不仅仅是歌颂教师的节日,那帮可爱的学生也值得老师去学习和感恩。↓



小时候,

每个人都会庆幸自己遇到一位好老师,

因为他们的爱让你一生温暖!

在我们滨海新区,

这样的爱也从未缺席!

快跟小编来读读这些感人的故事~


01
杨健:汉沽盐场小学





日前,滨海新区汉沽盐场小学杨健获得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的称号,她也是今年滨海新区唯一一名获得该荣誉的老师。



“忙”是杨健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六年级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杨健每天的时间安排都恨不得用分钟计算,当了20多年的班主任,提起班里的孩子杨老师如数家珍。



多年来,杨健身兼教师与母亲的双重角色。学生得了重病,她下班后带着课本去学生家里无偿补课。寒冬来临,她组织学生们为西藏贫困学生捐赠衣物、文具。



对于单亲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她总会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小博就是其中一个,从孩子爸爸那里我了解到,孩子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缺失母爱的小博,每天状况频频发生。一天上课,杨健发现他一直在桌子下面玩,不认真听讲,走近一看,书包带被他拆成一条条尼龙线了,地上一堆线头儿。小博发现老师来了,手忙脚乱的把书包塞进课桌。细心的杨健发现孩子的书包破旧得不成样子,不但没有生气,而是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掉出来,杨健示意小博好好听讲。下班后,她去了文具店给孩子精心挑选了一个蓝色书包。第二天,小博捧着新书包爱不释手。如今小博上了初中,每逢过年还是会给杨健发来祝福的短信,小博说:“我忘不了杨老师妈妈般的爱。”



02
丁凤霞:塘沽实验学校




丁凤霞是塘沽实验学校的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作为三代教育世家中的一员,她始终坚持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孩子。




奶奶

用“爱”让女子教育在乡村发芽


丁凤霞的奶奶是一名建国前的教书先生。因不满丈夫又娶,在生完孩子的情况下,毅然带着孩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浙江奉化,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在当时,女孩子上学是家人不能理解的,尤其是农村的女孩。丁凤霞说,每到奶奶上课的时候,总有一个背着弟弟的小姑娘在窗外探着小脑袋一起读书。奶奶叫她进教室一起读书,小女孩却一转身害羞的跑掉了。当时女孩子作为家中的劳力,家长们也不愿意让女孩子读书。苦劝无果后,丁凤霞的奶奶就换了一个思路,每天晚上叫小女孩来家里给她单独讲课,不收取一分报酬。就这样,一边给小女孩补课,一边给家长做工作,村里念书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在丁凤霞的奶奶的悉心教导下,村子里有了第一个考入县城的女中学生,让女孩子受同样教育的思想也开始在农村传播开来。




母亲

用妈妈的心对待学生



丁凤霞的母亲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丁凤霞说,小时候她爱吃梨,尤其是烟台梨,这种梨只有在炎热的夏季有。有一次她买了三两个准备解解馋,可还没等吃就少了,护食的她很不高兴,询问过后才知被母亲拿走了。原来,母亲有一个小本本,园里每一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在小本本上都有记录,例如孩子有什么病症,需要注意什么饮食。其中有一个孩子,从小得了肾炎,夏天不能吃凉的,幼儿园发的冰棍自然不能吃。每日早上母亲有翻自己小本本的习惯,看到了李乐的情况,匆忙之中母亲就想到了她的烟台梨,别的小朋友吃冰棍的时候,母亲就把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梨送到他手上。在母亲的关爱下,一个个孩子健康成长。令人高兴的是,这个孩子现在已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自己

用爱引领每一位小天使



由于自小受奶奶和母亲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丁凤霞也成为了一名教师,继承了奶奶和母亲的衣钵。


有一次刚接班不久,丁凤霞上课时就发现一个女孩的眼神不对。无论她讲得多精彩,女孩从不看她一眼,不是自己摆弄手指,就是用一种与世隔绝的眼神望向教室的其它角落。下课与她谈话,才知道她是一个智力发育不全又自闭的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是成绩。我觉得我应该锻炼她除学习之外的一切成就感,建立良好的被需要心态。”丁凤霞说,为了让孩子有成就感,她手把手教孩子发图书、做卫生、做眼保健操......随着孩子掌握的技能的增多,孩子开始慢慢地自信起来。随之孩子低着的头渐渐抬起来了,她的学校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



丁凤霞说,教育者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老师是天使的引领者,应该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打动每一个孩子。这样他们便会成为快乐的天使。也许有的孩子永远不会学业有成,但是他也会因自己的美德而快乐,朋友因他而快乐,父母因他而快乐,社会因他而快乐,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03
王炳芬:大港第三小学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大港第三小学老师王炳芬的教书生涯将近二十八年。


一直以来,王老师关爱着每一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为提高孩子们的上进心,她每年都自费给孩子们买奖品、学习用品。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异,跟着八十多岁的奶奶生活,学习很差,总爱打架闹事。于是她就坚持晚上视频辅导作业、补习功课。这个学生不仅逐渐改掉了坏习气,做好事,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如,班里有个患有轻度自闭症的孩子,于是她就带领班里的孩子主动与他交友,这个孩子慢慢地能主动与别人说话了。“老师妈妈”是孩子们对她的称呼,家长们集体赠予她一面“疼爱无微不至 关怀教导有方”的锦旗。



04
何洪莹:塘沽中心庄小学




从教26年,她一直扎根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上,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尽职尽责,爱生敬业,不计得失。


从诵读践行《弟子规》起步,扎德根,育爱苗,何老师将背诵、践行《弟子规》融入班级管理。慢慢地,学生们的行为举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开关教室门,知道手推手送了;见到老师能鞠躬问好了;追逐跑跳、告状计较的少了,彬彬有礼、关爱他人的多了。在家里知道孝敬父母,在学校懂得关爱同学、尊敬老师,做到了知行统一。


何洪莹说,这些孩子,以前也都是在家喜欢“吃独食”,遇事斤斤计较的主儿,而接触了如阳光般的经典文化后,他们学会了分享,有了“爱”的言行。相信孩子们心中德根已扎,“爱”的萌芽,在优秀经典文化的光合作用下,会茁壮成长,爱的能力会日益强大。




05
权红英:大港油田第三中学





在14年的工作生涯中,她甘于奉献,执着坚守,教学得法。


参加工作以来,权老师一直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为了每个孩子的梦想,她每天都早早在班级迎接着学生,却常常很晚离开校园。


在日常教学中,从高一到高三,她会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班会。高一年级以快速适应高中生活,树立目标为主;高二重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高三学生的目标教育,并加强励志教育。她开辟出班级“励志角”,如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想想那些期待眼神;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高考一刻不结束 ,分数一切有可能。正是如此用心,她带的几届毕业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满是人文关怀的班级管理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的主体参与热情,班集体建设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蔚蓝天地和精神家园。


06
杨京:汉沽第八中学



工作以来,杨老师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和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十三年如一日。无论是结婚、生子甚至父亲病故,都没因为自己的私事而耽误工作。在教育学生时,她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我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对于待优生,热心对待这些学生,本着从不放下,也绝不能放下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坚持循循诱导,再加上勤于辅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简单学习,乐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用心找每个学生谈心,帮忙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把精力全都用到学习上,并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



07
付云巧:塘沽第一中学



作为政治课教师,付云巧无论是做人,还是在教育、教学上始终把“德”放在首位,以“德”引领教育教学。


付老师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12年,她在年级组管理中非常重视培养团队精神,善于调动每位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失时机地细心指导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坚持正面教育,倡导“奉学生以爱心,植学生以信心,待学生以耐心,授学生以匠心”的“四心”理念,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管理风格。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跟学生谈心、为学生补课,遵循“以德治教,育人为本”的思想,严慈有度,教育过程中非常讲究工作艺术,常和家长沟通,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08

王艳敏:塘沽浙江路小学



王艳敏是塘沽浙江路小学上海道校区的一名语文教师。她在28年的平凡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履行教师职责。


作为班主任,她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切入口,采取各种形式的评比活动,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软件---“班级优化大师”在班级中开展互比互促活动,提升正能量,营造良好班风。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校互通的管理模式,达到家校互补共同管理的效果。她关爱不同层次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学习上的引导和生活上的关爱,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她所带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校级三好班集体和优秀中队。



09
刘炳杰:大港第二小学




刘炳杰是大港二小的一位教师,50多岁了还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


虽然教了三十多年的语文,对教材比较熟悉。但她从不上无准备之课,每节课都确定好重难点,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达到较高的课堂效果。她所教的五年三班是她自己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学生在学习方面都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课前会预习,课后会复习整理,课上会听课、会提问、会表达,考试会检查。由于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由不会学到会学到我要学,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优秀生越来越多。



来源:滨海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生态梦网版权所有   © 2013-2015 ECODreamers.com     津ICP备14004310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布  不代表生态梦网立场  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