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凤霞是塘沽实验学校的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作为三代教育世家中的一员,她始终坚持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孩子。
奶奶
用“爱”让女子教育在乡村发芽
丁凤霞的奶奶是一名建国前的教书先生。因不满丈夫又娶,在生完孩子的情况下,毅然带着孩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浙江奉化,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在当时,女孩子上学是家人不能理解的,尤其是农村的女孩。丁凤霞说,每到奶奶上课的时候,总有一个背着弟弟的小姑娘在窗外探着小脑袋一起读书。奶奶叫她进教室一起读书,小女孩却一转身害羞的跑掉了。当时女孩子作为家中的劳力,家长们也不愿意让女孩子读书。苦劝无果后,丁凤霞的奶奶就换了一个思路,每天晚上叫小女孩来家里给她单独讲课,不收取一分报酬。就这样,一边给小女孩补课,一边给家长做工作,村里念书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在丁凤霞的奶奶的悉心教导下,村子里有了第一个考入县城的女中学生,让女孩子受同样教育的思想也开始在农村传播开来。
母亲
用妈妈的心对待学生
丁凤霞的母亲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丁凤霞说,小时候她爱吃梨,尤其是烟台梨,这种梨只有在炎热的夏季有。有一次她买了三两个准备解解馋,可还没等吃就少了,护食的她很不高兴,询问过后才知被母亲拿走了。原来,母亲有一个小本本,园里每一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在小本本上都有记录,例如孩子有什么病症,需要注意什么饮食。其中有一个孩子,从小得了肾炎,夏天不能吃凉的,幼儿园发的冰棍自然不能吃。每日早上母亲有翻自己小本本的习惯,看到了李乐的情况,匆忙之中母亲就想到了她的烟台梨,别的小朋友吃冰棍的时候,母亲就把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梨送到他手上。在母亲的关爱下,一个个孩子健康成长。令人高兴的是,这个孩子现在已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自己
用爱引领每一位小天使
由于自小受奶奶和母亲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丁凤霞也成为了一名教师,继承了奶奶和母亲的衣钵。
有一次刚接班不久,丁凤霞上课时就发现一个女孩的眼神不对。无论她讲得多精彩,女孩从不看她一眼,不是自己摆弄手指,就是用一种与世隔绝的眼神望向教室的其它角落。下课与她谈话,才知道她是一个智力发育不全又自闭的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是成绩。我觉得我应该锻炼她除学习之外的一切成就感,建立良好的被需要心态。”丁凤霞说,为了让孩子有成就感,她手把手教孩子发图书、做卫生、做眼保健操......随着孩子掌握的技能的增多,孩子开始慢慢地自信起来。随之孩子低着的头渐渐抬起来了,她的学校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
丁凤霞说,教育者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老师是天使的引领者,应该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打动每一个孩子。这样他们便会成为快乐的天使。也许有的孩子永远不会学业有成,但是他也会因自己的美德而快乐,朋友因他而快乐,父母因他而快乐,社会因他而快乐,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