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禾半岛观邸宜禾第15盘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查看: 27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授权】高伟:潞河尾闾金家窑 之二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355

帖子

14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4:04:50 | 只看该作者 |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寄语

齐惠敏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又充满爱心的人。他时常讲:“留住记忆就留住了乡愁”、“历史既是秦皇汉武的历史,也是百姓草民的历史”。由于热爱,他倾力打造了这样一家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的博物馆;由于热爱,他必将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我平时不会表扬人,但总被他的善举所感动,作为一名天津文史工作的“老兵”,我愿意支持和帮助小齐,一起为津沽文化做出贡献。

——高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从八国联军手中接管了天津城,百姓一片欢腾,家家门前挂起了“龙旗”,庆祝“都统衙门”下台。金家窑村的百姓们也很快从炮火的硝烟中振作起来,修房铺路,重整家园。

1918年正在开挖中的海河新河道,图中电线系比国电灯房向城里送电的线路

     袁世凯将直隶督府迁到金家窑村一河之隔的原“海军公所”,并大刀阔斧地推行“北洋新政”。鼓励投资,振兴实业。金家窑地区三面环水,是一块风水宝地,自然首当其冲。1904年,爱国商人张咀英投资一万元,在金家窑大街兴建了天津第一家啤酒厂“松盛大麦酒厂”,第一次让百姓喝上了中国人自己酿造的啤酒。1906年,袁世凯批准成立的电车电灯公司发电厂在金家窑建成发电,并向老城、北大关等地送电。同年,李镇桐投资兴办的华胜烛皂股份有限公司在金家窑成立,这也是我市第一家用工业手段制造肥皂、蜡烛的民办企业。民国成立后,金家窑地区因水陆交通便利,更成为投资热点地区。1912年,北洋造纸厂、万兴麻袋厂等相继在金家窑建成投产。1914年,刘秀九投资2.5万元兴建的义生针织工厂在金家窑建成生产。随后,一批批小规模的针织、染整等民办企业也纷纷在金家窑地区投资开业。至此,金家窑大街周边已形成产业、商业、居住密集的闹市区。

     1918年,为解决水患问题,海河进行第五次裁弯取直工程,废除了北运河的东大弯,从北运河转弯处向三岔河口直挖一条新河道,把金家窑大街拦腰截断,保留了东半段。原松盛大麦酒厂等厂家和部分民居、寺庙,因坐落在新开挖的河道上,全部拆除另行安置。原建在东河沿的电灯房泵站,也由周乔庄一带迁到新开挖的海河河道上。

1918年在新挖的海河河道上为电灯房修建水泵站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我市,金家窑一带的房屋震损严重,上世纪80年代以后,金家窑地区先后被改造成高档的住宅区。古老的潞河尾闾金家窑正以崭新的面貌昭告世人,曾经的屈辱和辉煌已成历史,在新世纪的阳光下,开始书写新的篇章!(完)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金家窑地区(上世纪90年代初)

金家窑新貌

作者简介
高伟先生,生于1945年9月,天津著名文化学者和民俗学家,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民建》原副主编,天津东方文化学院顾问,作品有《胡同里的叫卖》、《天津叫卖文化初探》等,并参与《百年大经路》、《天津运河故事》、《我们这一代人》、《老插忆趣》、《这是天津味儿》等书的写作,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300余篇。



『津沽记忆博物馆』设有八大板块,分为民生天下先、租界风云淡、沽上民风浓、铁肩担国运、粉墨人生苦、百年树英才、少年不识愁、津沽记忆长馆内藏品千余件,散发着天津特有的“市民风味”,其交会古今、华洋相杂、庄谐相济,并带有浓郁老天津卫色彩,却又夹杂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辛酸苦辣。

行走在博物馆内,犹如穿行于天津卫开埠至今浓郁的市民小生活气息中,却又品味着经百余年历史升华过后伟岸的“津味文化”。

来到『津沽记忆博物馆』,带您再次走进津门故里。让老物件儿告诉我们这座大都市丰富的繁荣历史文化和曾经蕴含着的浓浓乡土气息。『津沽记忆博物馆』焕发您对脚下这方故土——“东方大埠”天津——深沉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生态梦网版权所有   © 2013-2015 ECODreamers.com     津ICP备14004310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布  不代表生态梦网立场  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