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洋校长名字叫做杰弗瑞·汉森,2004年,他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北京做了一名英语教师。
13年过去了,现在的杰弗瑞能说一口流利的京味儿普通话。不过,对此他还是很谦虚:“我有一些朋友,他们也在中国待了挺多年,但中文还是不怎么会说。我也是自己一点点学的,马马虎虎吧。”
除了北京话之外,他还养成了更多入乡随俗的习惯。比如,当许多中国年轻人已经习惯去肯德基或麦当劳买早餐时,杰弗瑞早上上班前都会来到煎饼摊儿,要一张煎饼,不要油条,也不加馃箅儿,这个古怪的吃法往往让煎饼摊主们也感到好奇。
2017年9月4日,海嘉国际双语学校天津校区正式开学,杰弗瑞被任命为该校小学部校长。
不过,来到生态城四个多月了,他还没来得及去打听一下哪里有卖煎饼的。因为除了主管学校各项事务,他每天还坚持给孩子们上英语课。每天杰弗瑞都过着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
周末的时候,杰弗瑞也没有时间休息。他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挨家挨户去学生家里做家访。“一开始,有的家长觉得很困惑。他们不知道家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觉得我是不是去家里找他们谈话,或者是去上门检查的。”
在杰弗瑞看来,家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每次家访之前,他都会给家长发信息,让他们帮助自己的孩子准备至少五个话题,比如向杰弗瑞介绍最喜欢的一本书、家里的宠物、最喜欢的玩具、爱好或者乐器等等。
杰弗瑞非常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与家长交流沟通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家访能帮助我们观察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不同表现,更好地去认识、了解每一个学生。通过家访,我们也能了解学生与家长的相处模式。”比如,有一位6岁的学生在学校不爱说话,老师前一天教的东西,这个学生到第二天就全忘了。而去家访时,杰弗瑞发现这个孩子其实非常聪明,能认识许多汉字,甚至可以不借助拼音阅读厚厚的中文书。所以,杰弗瑞知道这个学生只是在学校里有点害羞,有点紧张,所以就会在课堂上给他更多的鼓励。
在过去的13年里,杰弗瑞和许多中国人一起,经历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为老师的杰弗瑞,也注意到中国家长在教育方式上的一些转变。
“如今,有的家长过于强调让孩子自由,但是在自由和规则之间是需要有平衡的。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对错,他们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规则。从小建立规则是很重要的事,就像吃巧克力一样,过多的糖分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新学期一开始,杰弗瑞就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许多规则。但采取的方式是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讨论,提出希望对方做到的事。比如学生们会要求老师“别大声嚷嚷”等等。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包括努力学习、爱吃蔬菜、好好排队等。这些小小的要求都会写下来张贴在教室里,大家互相监督。
杰弗瑞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的规则就贴在教室里
杰弗瑞认为,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所以规则的执行并不是对孩子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只有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规则才有意义。这样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重复,最后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而通过每件小事的执行,孩子们也会越来越自信。
杰弗瑞在上课
杰弗瑞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孩子们一天一天成长,看着他们从低年级升入高年级,一直到毕业。这是孩子们不断进步的过程,但也是需要老师付出最多的过程。
来源:生态城合资公司
欢迎光临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http://www.ecodreamer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