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标题: 另一种双城生活:滨海新区上班,市区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梦网观察员 时间: 2017-6-12 21:49
标题: 另一种双城生活:滨海新区上班,市区生活
本帖最后由 梦网观察员 于 2017-6-12 21:52 编辑
每天早晨的九号线轻轨,都有一大批从市里到新区的上班族,这是熟悉到平常的一类人群。
他们每天在交通上,需要耗费2-5个小时,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如果还要加班,到家就已经十一二点了。
他们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市区与新区之间,最常坐的地铁是九号线,最熟悉的公交是621,651,605,503……
之前有一篇北京沧州的双城故事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同样的故事也每天都在上演着,不是么。
只怕是大多人早已见怪不怪了。
(高峰期排队买地铁票的人)
就这样吧,那么多人都在奔波
琳琳是从小在市里长大的姑娘,后来考银行分到了塘沽。好几次想托关系调回市区,都打了水漂。于是便开始了至今三年南开-塘沽的“长途”生活。
从最开始跟朋友抱怨“不想干了,每天回家好累只想睡觉,业余生活都没了”,到现在,她只会随意地笑笑“就这样吧,周围那么多人都一样在奔波,生活嘛”。
她的改变,似乎有点向生活妥协的味道。
琳琳说,其实现在比过去好多了。她最崩溃的时候,是812那段时间。
“轻轨停后,每天上班我都要跋山涉水,早起五点半出门,步行到公交站坐车到天津站,再排队坐大巴到洋货,最后再打车到单位。一趟下来,感觉自己一天的能量都消耗完一半了。”
“而我们晚上下班又是没点儿的,别以为银行关门就是下班了,其实等结账和夕会结束后已经七八点了。所以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每天晚上九十点才能到家,最晚的一次是凌晨十二点半。”
有人建议她在周边租个房子,平时住这儿,周末回家。但她算了算,房租、水电费、物业费...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这根本不现实啊。
那段期间,也是琳琳最犹豫要不要辞职的一段日子。
但是看看身边,每天有那么多掐时间、两地赶的同事,人家都在坚持着,自己还在抱怨什么呢。
刚工作没两年的大学生本来就不好找工作,而现在的工作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再想想付出的辛苦以及未来可能的晋升空间,琳琳决定要坚持下去。
目的都一样:能回家陪伴孩子
阿凯在开发区会展中心上班,因为妻子在北辰一所学校教书,他们把家安在刘园。一开始阿凯住宿舍,周五晚上回家。
一年前,儿子出生之后,他也开始过上每天两地奔波的生活。每天上下班都要穿越至少五个区,来回有120公里还要多,仅仅是坐地铁就要耗费四个小时。
再加上走路和等车,有时候甚至要五六个小时的路程,相当于将近一半的白天都用在交通上面了。
来回路费累积起来,也不是一笔小数。
后来阿凯为了每天能减少一些在路上的时间,开始开车上下班。
为了分摊高额通勤费,也为了方便和他一样远距离上班的朋友,他在微信群和论坛里发布寻找“拼友”的广告,与几个同在附近上班的人成为“拼友”,慢慢的彼此也成为了好朋友。
“我们大家的目的都一样:能回家陪伴孩子。”
有了共同的初衷,拼友之间往往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这每天长时间的路程,就少了很多枯燥,多了很多欢乐。
当然,他们也曾一起经历过难忘的事。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回家赶上暴雨,整个天空黑压压一片,伴随着响雷和闪电,狂风骤雨呼啸不断,由于雨势太大,路上全是积水。行车速度一度在40-50之间。那个时候,我们看着车外的雷电和大雨,听着雨水狠狠打在车身上的声音,没有人说话。那一刻,也许我们都在想:每天攀山涉水,到底为了什么呢?后来,我慢慢懂得了,都是为了爱和梦想嘛,只要一直在路上,就好了。”
阿凯说,支撑他默默坚持下去的,就是每天能回到家里和老婆孩子一起吃饭。想到他们,心里就会觉得充满了动力。
最怕接到周末加班的电话
家住河西在开发区上班的小杨,最怕接到周末加班的电话。
难得的周末,他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安安静静待在家里,陪女儿玩会儿游戏,或者跟老婆一起窝在沙发上看肥皂剧。只可惜,他的工作性质让他经常有加不完的班。
不过女儿倒是挺乐意爸爸周末加班,因为这样小杨就会开车把老婆和女儿放在洋货周边,小杨去加班,老婆陪女儿在附近玩儿,晚一点再来接她们一起回家。女儿对于这样的周末,很开心,也很期待。
看着孩子傻呼呼的笑容,小杨心里总是酸酸的。
小杨说,如果不是公司开出的条件太诱人,发展前景比较好,大概也不会选择如此折腾了。
“之前看新闻苏州上海双城生活的,之间距离是50公里,跟我家到单位的距离都差不多了。而且心理学的书上都说了,只要是车程超过半小时的工作,就会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哎...”
说到未来打算,小杨说不确定。如果存款再多些,会考虑再买套新区的房子方便生活。但定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自己和家人都更喜欢市区的氛围。所以以后还是要看机会调回市里或者跳槽。
小杨的心态也正是当下很多人共同的心理,毕竟每天长时间的路途奔波不能算作长久之计。三年可以,五年可以,甚至十年也有可能。但总不能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还每天来回奔波上百公里吧?
人么,最终总还是愿意追求平淡安稳的生活,不是么。
比距离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
很多经历过两地奔波的人告诉我,对于新区和市区来说,最让人难以承受的还不是那40公里+的距离,而是...另外的原因。
想起之前乘坐早高峰轻轨的时候,总是要顶着巨大的洪流才能挤进去。
如果不是在起始站乘坐,那么永远找不到座位。
抬头看看,每个人都看起来很疲惫,一半的人都在微闭着眼打盹。
还有的人甚至每天背着小板凳出发,上轻轨就拿出来找个角落坐下,然后开始补觉。
如果说这样的路途奔波还不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我想,是归属感。
以前有个家在红桥的朋友,为了在塘沽上班,他尝试了一段时间的“双城生活”,后来觉得太累了,开始住宿舍。
他说那段时间他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常常会有一种在外地上班的感觉。因为除了工作以外,他根本没有什么交际的圈子,下了班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没有朋友也见不到爸妈,更没有归属感。
新区对于他而言,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却不是想要的归宿。
尽管当时单位提供给他的待遇和前景都不错,但最后他还是回市里找了工作。
当然也会有人说,都在自己家附近找工作,不就没那么多问题了。但是,如果那么多人都能在想要的区域找到合适的工作,既能满足经济需求,又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他们干嘛要大老远来回奔波呢。
正如,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随便买的,工作也不是你想找就一定能找到的。
所有的“双城”生活,都很无奈
事实上,所有的“双城”生活,都很无奈。可是这样的双城生活,却越来越普遍。
就比如我把这几个双城生活的故事讲给朋友听的时候,她突然说:“你觉得他们每天来回奔波很惨,那我呢?从山西过来,远离家乡,漂泊在外。至少他们每天晚上回到家里还有热腾腾的菜饭和家人,而我除了独自一人还有什么?”
是啊,我这才发现:富裕的生活都一样,困窘的生活却各有各的不同。
之前也问过她,干嘛非要大老远在这儿奋斗,还不如辞职在老家找个轻轻松松的工作。说起来道理都懂,可是在现实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的潇洒呢。想想大城市的各种机会与发展前景,又如何轻易放弃。
如果离职了再回老家,那之前的付出和积累,又都算什么呢。
再看看小C、阿凯、小杨他们,可以每天早上起床、洗漱、跟家人一起吃早餐,然后分秒不差地奔向40公里外的滨海新区上班。至少,他们还能和家人说声早安、甚至一起吃早餐。可就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奢求。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努力,没有谁比谁更轻松、更容易。能在家附近找到喜欢的工作当然好;不能在家附近,能在可接受的距离内每天回家也相对不坏,至少比还在租房的好吧。
至少,夜晚回去,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家。
无论是否选择“双城”生活,最终的决定都一定是比较权衡后的抉择。它或许无奈,但外人不必怜悯,局中人也不必哀伤,因为这个选择已经是所能办到的最好结局。
而天津的“双城”生活又岂止市区到滨海新区,对于那些居住在武清、宝坻、静海的人来说,在别处上班又何尝不是“双城”生活。
他们把白天献给工作,把夜晚留给家人,来回的那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是早上与夜晚的距离,是工作与生活的距离。
突然想起之前去跑盘,在响螺湾的高层公寓上俯视滨海新区,无数的高楼耸立着,远处的车辆在马路上疾驰而过,不知道他们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通向何处。
这城市中闪烁的片片霓虹里,载着的从来不是梦想,而是生活。
来源:天津地产圈儿
作者: 生态城丁 时间: 2017-6-13 06:50
除非一家人都工作在滨海新区,才可能搬到新区,否则,一个人在市区工作,一个人在新区工作,怎么可能会从市区搬到新区居住。至于市区人瞧不起其他地方,这样的说法不够客观,毕竟市区配套相对完善,一旦居住稳定了,没有重大因素,谁都不想随意迁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者: 13920870881 时间: 2017-6-13 07:53
沈云风 发表于 2017-6-13 06:03 
市区人很多都瞧不起其他地方,所以这这是自找的!
滨海也确实不能营造出市区的生活氛围
作者: 13920870881 时间: 2017-6-13 08:25
沈云风 发表于 2017-6-13 06:03 
市区人很多都瞧不起其他地方,所以这这是自找的!
你让市里人去北京他不乐意去?是滨海配套还不够完善导致的,你要配套有北上广,肯定乐意去啊。
作者: lovemr7 时间: 2017-6-13 09:41
市区生活成本低,新区工资高。。。
作者: TJ的未来 时间: 2017-6-13 09:53
你说的很对!关键是滨海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天津市区,市里人不来滨海居住是因为滨海的生活不如天津市里;天津的市里人想去北京工作,可是能力和水平又不如在北京打拼的其他外地人,所以北京也不待见他们,即使留在北京打拼的都想在北京居住生活可是北京的高房价又没有能力买,至于说在滨海没有朋友之类的说法都是幌子而已,在北京生活同样没有儿时的伙伴和朋友,可是个个都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人往高处走,因为北京是超级城市,天津市区是准一线城市,至于说滨海充其量算个三线城市而已!这是差距不能不承认的现实!可是话又说回来,天津市里来滨海工作的人也大都是酒囊饭袋的井底之蛙,所以滨海在这些人的领导和发展之下也不会有多大的起色,这就是滨海十几年的发展没有得到人们认可的关键所在!
作者: 今天会很好 时间: 2017-6-13 11:18
趁现在国家控制市场,一、二手房价格都低的呆萌,在滨海购置一个家,联系电话:15900263726,同微信
作者: suhong331681622 时间: 2017-6-13 12:48
哎,我就是其中一员,在市里上班,平时住宿舍周末才能回家,周末也最怕加班。有家不能回确实很痛苦,楼主说的很对,房子不是随便就能买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其中有很多无奈,为了生活只能坚持,希望能尽快在新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能早日和家人团聚吧。
作者: Azure7269 时间: 2017-6-13 13:41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
作者: physfrank 时间: 2017-6-13 15:11
新区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市区多。现在都没在市区找到合适职位的,以后恐怕更加困难。所以有些事情还是早安排比较好。
作者: 天津镇 时间: 2017-6-18 23:26
总要有取有舍,完美的是少数。我们小区有几个邻居比楼主说的情况更困难,夫妻俩即不在市区工作也不在滨海工作,而是都在外地工作。孩子放到这里上学,还要安排一个老人过来这里照顾孩子。夫妻有时候周末过来看孩子一次,寒暑假一到,一家人全都回夫妻所在地的家,才能够团聚一段时间。生活就是这样,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
作者: 天津镇 时间: 2017-6-18 23:27
总要有取有舍,完美的是少数。我们小区有几个邻居比楼主说的情况更困难,夫妻俩即不在市区工作也不在滨海工作,而是都在外地工作。孩子放到这里上学,还要安排一个老人过来这里照顾孩子。夫妻有时候周末过来看孩子一次,寒暑假一到,一家人全都回夫妻所在地的家,才能够团聚一段时间。生活就是这样,什么情况都可能存在。
作者: yzm432 时间: 2017-6-19 11:26
我是刚好相反啊,每天从新区早六点半去市里,晚上六点从市里返回,呵呵!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一天来回两小时,50的油费,这就是生活,没辙啊!
作者: yzm432 时间: 2017-6-19 11:27
同感,我从生态城到津南,每天如此
欢迎光临 生态梦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站 (http://www.ecodreamer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